作者:
溫斯勞斯‧霍拉 (c. 1607-1677)
Wenceslaus Hollar (c. 1607-1677)
作品名稱:
西敏寺附近的泰晤士河
The Thames at Westminster
媒材:棕色、黑色墨水及粉筆/ 紙
尺寸:15 X 40.1 cm
典藏地點:大英博物館,倫敦 British Museum, London

《西敏寺附近的泰晤士河》雖然也是描繪西敏寺,但卻採用「全景式」的構圖。畫幅由左至右的著名建築依序為西敏寺、蘭貝斯宮(Lambeth Palace)和蘇佛克邸(Suffolk House)。若與今日地圖相對照,可發現畫家描繪的視點是從河的南岸望過去,畫幅右側最遠處是一道河灣,隨著畫面越推越遠,景物也越來越小。從素描作品更能看出畫家如何製作這種全景式的風景畫,其應由左邊的建築畫到右邊的建築,因為從西敏寺到蘇佛克邸的距離,實際上較蘇佛克邸到河灣處的距離來得短,但畫面上前者卻較後者長,顯示畫家先由左邊的建築畫起,最後發現畫面空間越來越少,因而將河彎處的建築畫得較實際上來得緊密。

從《從河畔望向西敏寺教堂和其修道院》到《西敏寺附近的泰晤士河》可看出西敏寺是當時熱門旅行景點。追溯西敏寺的歷史,建始於十世紀,當時僅是一座普通修道院,經由堅信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c. 1003-66)的改建,「西敏寺」(即「西邊的教堂」)才聞名於世。其後,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1028-87)在西敏寺加冕為國王,自此西敏寺便成為歷代英王的登基地和王室寶物的典藏處。1216年,英王亨利三世(Henry III,1207-72)更不計代價將西敏寺擴建成哥德式大教堂。霍拉畫中的西敏寺,應是改建後的面貌。

(文:吳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