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布蘭鄉村景緻
  • 圖01
  • 圖02
  • 圖03
  • 圖04
  • 圖05
  • 圖06

文:涂景柏

西元1608年,低地國地區以荷蘭省份為首的北方,擺脫西班牙統治,成為獨立國家,又商業與海洋貿易發達,他們開展出荷蘭的黃金時期,並以阿姆斯特丹為首要城市。社會結構轉變,新興的資產階級地位提升,在藝術上,他們獨特的背景和需求,藝術創作產生特別專門化的情形;不但有傳統的歷史畫、肖像、還盛行了幾個新的繪畫主題,如:風俗、靜物、和風景繪畫等。而這樣的時代背景中,這次展覽中的藝術家林布蘭,也不例外地,跟其他的藝術家一樣,有自己主要專長的領域;他的創作以歷史畫為主,使用的媒材除了油畫,還有蝕刻板畫和素描。關於風景相關的主題,因為作品相對較少,藝術史的研究並不豐富。通常以油畫來說,林布蘭的風景並不是傳統式的寫實,比較像是為應運於繪畫的故事內容,當作搭配使用的場景,是想像式的景象。目前被認定的真跡作品,只有六幅到八幅,總共佔不到所有繪畫作品的百分之二。1雖然不是主要創作方向,但他對於風景仍有獨到的掌握能力,這些特別表現在超過兩百幅的素描和版畫作品中。本來後世代的我們應該沒有機會看到他的素描作品,因為素描原只是私人速寫或練習的隨筆,不是接受委託或公諸於世的展覽作品;約在1656–1658年,他的財務發生狀況,為了獲取經濟來源,變賣了工作室裡的作品,包括練習草稿。2就是這個原因素描作品進入藝術市場,1699年法國鑑賞家Roger de Piles收購這些作品時高興地讚賞 "wit and piquancy than the productions of the best painters 最好中的最好"。歷史事件保存和收藏了林布蘭的素描作品,也讓今日的我們得以擁有他油畫以外的創作。今日這次的展覽,介紹林布蘭的在地鄉村風景素描,不僅是少有也是非常珍貴的一個機會。

他把許多的風景作品表現在素描紙上,但為何不是選擇在傳統的油畫布上創作呢?主要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為符合當時更自然的繪畫風格,未來素描可當作版畫或繪畫的素材,其中風景的練習,使他作歷史、或肖像畫時,可以把人物置放於風景式的背景裡,最後畫面說故事的能力會更生動更自然。另外一個原因是現實問題,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他知道,風景蝕刻版畫在市場上需求大,風景油畫賣的比較不好,素描輔助風景版畫的製作,最後帶來現金收入,可以為他改善經濟狀況。林布蘭的風景素描沒有固定的樣貌,就像當時荷蘭藝術家一樣,喜歡紀錄所看到、熟悉和生活的地方。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畫面避免了理應是居住在大城市中最熟悉的人群、忙碌街道、或宏偉的城堡建築;這些景象卻不出現在林布蘭的風景中,如此題材上的選擇與生活事實的矛盾,似乎說明了藝術家一種耐人尋味的意境。

這次的展覽總共有六幅在地鄉村風景,包括了三個主題,分別是草房農舍、在地鄉村、和全景式荷蘭風光:

  • 草房農舍(從左至右,圖1、圖2):顯示了他最喜歡的鄉村元素,自然寫實,精細地注意建築本身的所有細節。把草房農舍配置於鄉野環境中,素描裡的呈現好像是一種紀錄觀察。人物在林布蘭的風景中常常是簡單的幾筆畫、小小的體積在風景環境中,讓人看不清楚,相對應地,在林布蘭心中崇敬著造物者的偉大。
  • 在地鄉村(圖3、圖4):注意光線和天氣的變化,那些動態無法捉模的現象,是風景裡的懷舊、孤寂、溫暖等的各種情緒。3他企圖呈現二維平面中對三度空間的配置,追求逐漸廣闊的視野範圍。先突破十六世紀北方風景的傳統,把畫面的視角降低到水平線上,解決遠景、中景、近景配置中不延續性的問題,畫面的遠和近平穩合理,就像一般人眼前看到的景象,在林布蘭之前,大概沒有藝術家可以把這技術上的難題處理的更好了。4
  • 全景式荷蘭風光(圖5、圖6):圩田與沙丘無限延伸的景象,畫面中留下大片的空白沒有筆畫的痕跡,展現了平坦遼闊荷蘭地區特有的地形景致。簡化全景式風景,揀選近和遠中特定的某些圖樣,譬如河道轉折處、蘆葦叢、房舍建築等代表元素,距離中依序鋪陳,組合成空間自然退縮的儉約、全景式風景。

總地來說,林布蘭就如實踐了曼德爾(Karel van Mander,1548–1606)所推崇,一種鄉野間的探索,把大自然中的學習直接描繪出來(from life)5,精簡筆觸,追求寫意,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現代精神,林布蘭把藝術創作的巨石不斷地往前推動。他河水裡的倒影,用淡墨的短筆觸繪出,轉眼間傳達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自然現象;綠色植物粗、細、長或短線堆積起來,寫實的景物用這些抽象的線段變成更生機盎然、茂盛豐富的大自然;他瞭解到天空中的大氣、光線、水的流動不斷變化,在風景裡把點景的元素放置到恰當的位置之後,大片留白就是表現所有不斷流動的物件最好的呈現,這是獨有的技術,也是藝術史中新的理解和創造。

在欣賞林布蘭的風景素描時,我們進入他設計出的情境裡,不只看到了圖畫,還像是自動式地進入到大自然裡,一種穿越古今,跨越時空的臨場感。如果我們疑問到底是偉大的藝術去摹仿自然,還是大自然的偉大好像藝術一樣?在林布蘭的藝術裡好像可以找到解答,這些素描裡的風景,多麼自然,畫面裡一動也不動,卻好像可以感受到微風吹過,是天才的手筆才能幻化出來的大自然,這使我們驚歎藝術的偉大;另一方面,林布蘭的自然風景,盡是尋常、在一般的生活中不會記得或駐足的地方,他靈巧的畫筆帶出那些本來平凡的風景,因此我們理解到,原來大自然就好像藝術一樣。

  1. Cynthia Schneider, Rembrandt's Landscapes, New Haven & London 1990, p. 1.
  2. Michiel C. Plomp, Rembrandt and His Circle: Drawings and Prints,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Bulletin, New Series, Vol. 64, No. 1, Rembrandt and His Circle: Drawings and Prints (Summer, 2006), p. 3.
  3. 如註1. Schneider, New Haven & London 1990, pp. 95–97.
  4. Kenneth Clark, Landscape into art, London 1949, pp. 60–61.
  5. Carla Brenner, Jennifer Riddell and Barbara Moore, The Painting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Washington D.C. 2007, pp. 74–75.

回到頁首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