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專題報導

「數位時代的圖書館建築與空間設計趨勢研討會」紀要

林始昭

壹、前言

當資訊呈現方式由傳統的紙本走向電子化時,圖書館的館藏資料起了莫大的變化;當電腦與傳輸技術快速進步時,圖書館的服務型態產生了多元化的發展;而當資源與技術都朝向數位化邁進時,圖書館的建築與內部設計有了突破性的轉變。

由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圖書資訊學系暨圖書館主辦之「數位時代的圖書館建築與空間設計趨勢研討會」,於民國90年5月3日,在新竹該學院慈雲國際會議廳舉行,邀請圖書館界學者專家與從業人員260餘人參與。

開幕典禮由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何福田校長主持,分別邀請中國圖書館學會黃世雄理事長、國家圖書館宋建成副館長及中華圖書資訊教育學會范豪英館長等貴賓致詞。國家圖書館宋副館長於致詞時,特別指出「圖書館建築經驗傳承的不足」是今日圖書館界應該正視的問題,而這也是本次研討會的主要目的之一。

本次研討會安排兩場專題演講與七場研討,茲分別述其內容大要供參考:

貳、專題演講

一、「數位時代建築空間的趨勢」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建築研究所/劉育東教授主講

劉教授以幻燈與動畫方式,呈現建築設計由平面構圖到數位化,其間設計工具的運用與實際建築間產生的關聯性,深入淺出的引導我們做一次豐富的建築發展之旅。

運用電腦發展出的設計媒材,如虛擬實境、自由行體技術等,使得建築界無暇探討「什麼是數位建築?」、「如何才能趕上快速的擴張與變化?」才是問題的焦點。然而,就在電腦迅速影響著「建築」時,仍存在著許多的斷裂有待克服,例如:電腦常識與專業知識間的斷裂、非電腦世代與數位世代間的斷裂、建築圈外與圈內的斷裂及數位科技與人文間的斷裂等。

劉教授以未來數位建築發展的五個方向,做為本次講演的結論:

1. 空間概念的演化:網際空間與虛擬空間不但影響設計的發展,也顛覆了既有的空間理論,使得建築的空間概念更豐富。

2. 形體與空間的解放:營造技術與設計媒材影響著建築的發展,數位化的技術與媒材,讓建築的形式與空間又一次的獲得解放,變得更能模仿自然環境,更趨近於純藝術。

3. 參數化智慧的設計:以建立「數位智慧建築師」的角度看,目前數位建築的發展,只能算是初期現象罷了。

4. 數位類型的建構:當牆不再是牆、地板不再是地板時,數位建築是否另行自建一套類型?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5. 數位媒材的呈現:數位呈現媒材的快速發展,是會強化建築師壟斷建築知識?或有助於建築師本身與一般人理解建築設計?有待繼續觀察。

二、「數位時代的圖書館建築趨勢」

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謝寶煖教授主講

謝教授以「圖書館是什麼?」及「讀者到圖書館做什麼?」兩個議題,歸結出圖書館的建築與設備,其實是隨著服務型態在改變的。

數位時代的來臨,有人將圖書館稱之為「Cybrary」,因應這樣一個時代,謝教授認為「彈性」與「多元」是圖書館規劃建築設計的重要權衡點。

而針對數位時代的圖書館建築規劃,她提出了幾點應考慮的服務需求:

1. 學習中心:圖書館建築應反映多元化的學習需求。

2. 資訊素養教育中心:圖書館建築應配合提供完善的教學環境。

3. 遠距教學:E-learning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圖書館建築應考慮這些服務的提供,成為資訊科技的體驗場。

4. 電子書:圖書館建築要能彈性的提供e-book的服務。

5. 複印中心:當圖書館將電子資源納入館藏後,應設置複印中心,方便讀者在館內複印或列印資料。

參、研討部分

大會安排了七場次的研討,分別邀請有規畫興建圖書館經驗的館長及圖書館從業人員現身說法,闡述各館不同的規劃設計理念及建館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問題。

七場研討主題,分別為:

一、臺灣大學圖書館吳明德館長主講「從館藏發展的觀點談大學圖書館建築空間規畫-臺灣大學圖書館的經驗」

到訪過臺大圖書館的人,一定對其宏偉氣派的建築印象深刻,吳館長分別就圖書資料類型與空間需求、館藏量與空間需求、館藏成長與空間控制、電子資源與館藏空間等,說明圖書館建築空間的規劃,並以臺大圖書館為例,分享其新館建築空間規劃的一些經驗。

二、交通大學圖書館張惠美主任、楊維邦館長主講「交通大學圖書館建築結合人文藝術的發展」

交大浩然圖書資訊中心是一座結合科技與人文藝術的圖書館,不但提供最現代的數位化服務,歷任館長對於圖書館周邊景觀與館內的人文藝術展示,可謂不遺餘力。交大圖書館中富含藝術氣息的區域包括:地下一樓的藝文空間、一樓的浩然展示廳、二樓的秦俑煥采、四樓中庭的二片天、六樓中庭的書林清供等。為讓藝文種子真正在圖書館生根,並得永續發展,圖書館楊館長提出下列措施: 建立「浩然藝文創作原稿特藏室」; 開授藝文賞析課程; 聘請駐校藝術家; 成立藝文中心; 成立「藝術圖書」專區。

三、淡江大學圖書館黃鴻珠館長主講「數位時代圖書館的閱讀空間」

淡江大學圖書館是一座以電子化為訴求而設計的大學圖書館,黃館長以傳統圖書館與數位時代圖書館的閱讀空間比較,導引出數位時代閱讀空間設計應考慮的要素,並提出閱讀數位媒體需要提供的相關設備。圖書館提供電腦的數量越來越多、網路接續點數量的急遽增加、顛覆傳統的「網咖」出現、讀者對圖書館使用習慣的改變,在在衝擊著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惟有與時俱新才得以永續經營。

四、成功大學圖書館蔡佳蓉主任主講「成功大學圖書館新館之設計與特色」

成大圖書館蔡主任以「剛出爐」的經驗,為成功大學新圖書館之規劃設計現身說法,內容包括:新館基地選擇的意義、建築設計的理念、設計的特色、內部空間配置、家具設備等。成大圖書館的設計規劃,雖經不計其次數的與建築師反覆討論溝通,蔡主任仍提出一些於設計時容易被疏忽的細節問題,供後進參考,充分展現經驗傳承的意義。

五、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林文睿館長主講「建構跨世紀數位化公共圖書館-以國立臺灣圖書館新館建築為例」

將改制為「國立臺灣圖書館」的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是正在興建中的圖書館。林館長以傳統圖書館與電子圖書館兩者為逐漸轉型關係,分述該館設計的理念,內容包括:彈性運用原則、標準設備原則、無障礙空間原則、安全系統原則與明確標示原則等。由於公共圖書館有其多元服務的特性,故兼顧圖書館應有之功能、使用者之需求外,又不失建築之美感,是設計時掌握的原則。

六、工研院資訊中心江天麗主任、徐文杰經理主講「工研院圖書館空間設計與使用」

工業技術研究院在進行圖書館空間規劃時,同時考慮圖書館服務、資訊科技與組織目標三個因素。在「綜研圖書館」案例中,工研院創造了一個「科技與人文交織」、「圖書與媒體並重」的新空間;而在材料所圖書室空間改造「識集」的案例中,工研院將「以書為主」的空間,調整為「以人為主」的空間,成功地賦予圖書館新機能與新面貌。

七、國家圖書館參考組鍾雪珍編輯主講「圖書館建築的後現代思維:國家圖書館及芝加哥公共圖書館」

後現代空間設計強調的是「邊界不明確,空間可以無限延伸」的概念。鍾編輯以美國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總館為例,說明儘管該館被批評為是後現代的建築巨獸,但卻具有歷史文化傳承、強烈古典風貌的特色。其兼具文化性、舒適性、公益性、服務性的設計理念,是我國國家圖書館顯現權威性與主體性設計,且以功能及建築技術為本位的現代主義建築未來改進的借鏡。

肆、結語

當圖書館只是「藏書樓」時,這個空間可能只需要許多書架,整齊的放置圖書,有一些桌椅,讓使用者能坐下來翻閱,通風良好,避免火源,書籍無毀損之虞即可。而今,網際網路使得圖書館已經「無牆」、「越牆」,資料呈現形態快速轉換,我們真的需要認真思考「圖書館應該是什麼樣子?」。

劉育東教授指出現代數位科技的進步,已使建築突破「直線」設計,在電腦精密測算下,未來的建築的確可以做到後現代思維「空間無限延伸」的概念。面對這樣一個高科技、充滿想像空間的世代,圖書館惟有循謝寶煖教授提出之「彈性」與「多元」,做為空間設計的考量,才能因應隨時可能發展出來的「變遷」。(作者為理學院圖書分館主任)

參考文獻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圖書資訊學系暨圖書館(民90.5.3)。

數位時代的圖書館建築與空間設計趨勢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臺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數位化現況及相關議題初探

陳淑燕

臺灣師大博碩士論文數位化現況及相關議題初探

陳淑燕

壹、前言

    國內各大學院校之博碩士學位論文乃各校研究所師生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不僅代表某一學科領域的發展情況,也是掌握研究動向、瞭解研究結果最完整且直接的文獻資料,亦是各校研究生及學術研究人員進行各種專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時的重要參考文獻。這些學位論文的蒐藏,在大學圖書館資料徵集上也是一項重要政策。因其所涵蓋各種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對學術研究人員的專題研究助益頗大,所以國內各大學圖書館莫不完整蒐藏其本校畢業生的博碩士論文。過去學位論文都以紙本形式收藏於各大學院校圖書館中,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絕大多數研究生都熟悉利用電腦來取得資訊與繕寫報告,加上網路傳輸與檔案格式的標準化,使得各校學位論文的數位化典藏與利用逐漸成為熱門的議題。

 

貳、查詢臺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途徑

查詢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本校)博碩士論文,圖書館提供多種途徑供選擇,可從圖書館網頁進入(http://www.lib.ntnu.edu.tw/),點選「館藏查詢系統」或「資料庫檢索」è「中文資料庫」è進入相關查詢系統(詳見表一),經由以下幾個資料庫系統查獲書目資料後,再依索書號及實際典藏狀態找到紙本或微縮片查閱論文全文。

 

表一  查詢本校博碩士論文途徑                         (90年6月製表)

查詢系統

收錄範圍

收錄本校論文筆數

資料庫建置者

備註

臺灣師大館藏查詢系統(OPAC、WebPAC)

本校所有博碩士論文書目

8932筆

臺灣師大圖書館

可下載書目

中文博碩士論文索引資料庫(TTSWeb)

台灣各大學博碩士論文書目

4630筆

漢珍公司

可下載書目

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資料庫(FlyBase)

台灣、大陸、香港地區的華人博碩士論文書目及摘要

4708筆

飛資得公司

可下載書目及摘要

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FlyBase)

台灣各大學博碩士論文書目、摘要

6096筆,其中164筆已授權可下載全文

國家圖書館

可下載已授權之全文PDF檔

博碩士論文微片目錄資料庫

台灣各大學博碩士論文已授權複製微縮片之書目

1590筆

國科會科資中心

可申請微片全文複印

其中館藏查詢系統(OPAC、WebPAC),收錄本校博碩士論文最完整,唯僅能按一般線上公用目錄的檢索點,如論文題名、作者、及部份附註欄位之關鍵字,來查到書目資料,未含摘要及全文。查詢廠商所建置的博碩士論文資料庫,如「中文博碩士論文索引資料庫(TTSWeb)」、「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資料庫(FlyBase)」,則可依論文題名、作者、學校、系所、指導教授、語言、關鍵字等檢索點配合布林邏輯,精確查詢到所要的論文書目及摘要資料,但收錄本校之博碩士論文較不完整。若連線國家圖書館的「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可查詢到本校博碩士論文書目也不十分完整,因國家圖書館目前回溯各校論文書目資料僅至民國74年(1)。而連線國科會科資中心的「博碩士論文微片目錄資料庫」,也只有同意授權複製微縮片者之書目,故所能查到的本校博碩士論文篇數更少。

因應資訊科技的突飛猛進及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整合本校博碩士論文查詢管道、建置學位論文全文檢索系統實乃刻不容緩。本校圖書館於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即88學年度第2學期)開始收集研究所應屆畢業生繳交之全文電子檔論文,截至目前,計收博士學位論文81篇;碩士學位論文468篇,隨即評估國內廠商已開發之檢索系統,並參考中山、東華大學自行開發之系統功能。依論文建檔、繳交與審核、系統查詢、維護及資料交換等功能來規劃本校數位化學位論文全文檢索系統之建置作業。

 

參、博碩士論文數位化的效益

當網際網路應用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後,讀者雖然可以透過網路連線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 簡稱OPAC) 進行資料檢索,但因館藏查詢系統只提供圖書、期刊、學位論文及其他非書資料之書目或摘要等部份資訊,讀者仍需至圖書館才能查閱到全文資料。近年來,圖書館與資訊服務界為使讀者能快速及方便地線上查閱全文資料,在學術期刊方面有EbscoHost、SDOS等資料庫推出電子期刊(Electronic Journal)服務,提供電子期刊全文影像及PDF檔線上瀏覽或下載。書籍方面像NetLibrary也已開始出版電子書,提供訂購館的讀者線上借閱及閱讀全文。而讀者也就越來越不能滿足僅止於論文紙本的借閱或微縮片的瀏覽複印,希望也能像其他學術性資料,透過網際網路即能迅速的查檢和取得原文。所以將論文全文資料提供在網際網路上供讀者瀏覽已是時勢之所趨,其效益如下(2):

 

一、超越傳統紙本論文的範疇,發展學位論文電子館藏,拓展多樣化的內容格式呈現空間。

二、更為彈性與便利的文件取得管道,提高論文取得時效。

三、不受時空影響,隨時可上網檢索到所需的論文資訊,造福更多的資訊需求者。

四、提供多媒體論文展現空間,有效提升論文資訊應用的便利性。

五、簡化圖書館編目處理時間,加速論文上線查詢之時效。

 

肆、國內博碩士論文數位化建置現況

一、國內各大學圖書館處理論文數位化現況

國內各大學圖書館除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與經費進行自校博碩士論文資料之徵集、編目、典藏與閱覽流通外,部份學校近年來也開始蒐集自校研究所應屆畢業生繳交之論文全文電子檔,有的學校直接將論文電子檔整理成清單,置於網頁提供點選瀏灠全文;有的將論文電子檔轉成PDF格式後,再置於網頁提供清單點選瀏灠全文;有的則已完成該校學位論文數位化全文檢索系統建置,並開放查詢與瀏灠全文服務(詳見表二)。

 

表二:各校學位論文數位化現況                   906月製表)

 

電子檔收錄年代

論文查詢與全文瀏覽

目前收錄篇數

中山大學圖書館

民國89年起

1.      自行開發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eThesys),由研究生上線鍵入論文書目與摘要,上傳全文PDF檔至系統,待館員查核。

2.      館員處理PDF檔加密,不允許列印,連結於自行開發eThesys系統提供查詢。

3.      可線上瀏覽或下載全文PDF檔,無法執行列印。

論文PDF820

東華大學圖書館

民國85年起(該校第一屆畢業論文迄今)

1.      自行開發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由館員鍵入學位論文書目與摘要。

2.      館員處理紙本論文掃瞄影像檔及電子全文轉PDF檔,並連結於所開發之系統供查詢。

3.      PDF檔未經加密處理,提供線上全文瀏覽、列印及下載存檔。

論文PDF321

論文全文影像檔582

中央大學圖書館

民國89年起

1.      自行開發博碩士論文電子檔繳交管理系統。

2.      研究生處理論文全文PDF檔後上傳至該管理系統。

3.      館方提供按畢業年、系所別排序之清單連結全文PDF檔供選項查詢。

4.      PDF檔未經加密處理,提供線上全文瀏覽、列印及下載存檔。

論文PDF944

中原大學圖書館

民國90年起

1.      採中山大學開發之eThesys系統軟體界面。

2.      研究生上線鍵入論文書目與摘要,轉成PDF檔、處理加密不允許列印後,再上傳全文PDF檔至系統,待館員查核。

3.      可線上瀏覽或下載全文PDF檔,無法執行列印。

論文PDF275

(限該校校園網域瀏覽全文)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民國85年起(該系第一屆畢業論文迄今)

1.      圖資系研究生畢業時繳交論文電子檔,並未處成PDF檔。

2.      該系按畢業年度排序,提供清單瀏覽方式連結全文電子檔置於網頁供點選查詢。

3.      提供線上瀏覽、列印書目摘要及下載論文電子檔。

論文WORD53

臺灣師大圖書館

民國89年起

1.          收集88學年度以後畢業生論文電子檔已超過600餘篇

2.          館員陸續完成電子全文轉PDF檔、加上浮水印及限制轉貼等加密處理。

3.          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規劃建置中

已處理論文PDF434

 

二、國內圖書館已建置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

(一)    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 -- 國家圖書館(http://datas.ncl.edu.tw/theabs/00/)

    國家圖書館於民國八十七年啟用此系統,民國八十九年初擴充系統功能,包括書目建檔、論文全文檔的上傳與下載,由研究生負責論文書目及摘要線上建檔。國內各大學研究所畢業生須自行上線鍵入論文篇名、摘要、關鍵字、指導教授、學校系所、目次、參考文獻等基本資料。鼓勵研究生上載其論文全文檔(格式不拘),並填寫授權書郵寄給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再定期由專人將不同格式的電子檔統一轉成PDF格式,加上國家圖書館浮水印,並限制轉貼。目前國家圖書館已接到超過七千份提供論文電子全文上網的授權書,截至民國九十年六月為止,共收集全國博碩士論文全文 7,023 篇;摘要 169,654 筆(3)。讀者可下載已授權之論文電子全文,解壓縮後瀏覽全文,但不開放線上全文瀏覽。亦可提供館藏連結查詢,針對未獲授權之論文全文可於查獲該篇摘要後,再連結至國家圖書館、政大圖書館的館藏目錄或全國圖書聯合目錄(NBINet)查詢確實之館藏地,以便讀者透過館際合作,申請紙本論文之複印與傳遞服務。

 

(二)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全文系統(eThesys)-- 中山大學圖書館

     (http://www.lib.nsysu.edu.tw/eThesys/default-user.htm)

中山大學圖書館於民國八十八年七月取得美國的NDLTD(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所提供的學位論文線上系統原始碼,在保存其基本架構的大原則下,進行部份程式修改及中文化的工作,完成eThesys系統的建置並於八十九年五月正式上線。共收錄該校88學年度以後的畢業論文全文(PDF檔)已超過800餘篇(4),全部由畢業生自行上線鍵入基本書目資料及摘要並將論文電子檔轉成PDF檔後上載至指定主機,經館員審核後將檔案加密處理,限制只能線上瀏覽或下載全文,不允許列印(民國90年7月後開放PDF檔可列印)。

 

(三)    國立東華大學學位論文全文系統 -- 東華大學圖書館    (http://libmaster.lib.ndhu.edu.tw/scripts/studnet.exe/login)

     東華大學圖書館自行開發此系統,收錄該校第一屆迄今之學位畢業論文(民國85年~89年),截至民國九十年六月為止,共收集論文摘要582篇;論文全文影像582 篇;論文全文PDF檔321篇(5)。研究生交來格式不拘之論文電子檔後,由館員鍵入學位論文基本書目資料,主要以處理紙本論文掃瞄GIF影像檔為主,並執行部份研究生繳交之電子全文轉為PDF檔,一併提供線上全文瀏覽、列印、下載存檔。

 

伍、博碩士論文全文檢索系統建置之考量

一、學位論文查詢管道

雖然本校圖書館網頁上提供多個檢索系統可供查詢本校博碩士論文,但讀者仍常抱怨無法一次查得完整的資料。OPAC是圖書館查詢系統的入口站,提供讀者查詢館藏書目後,線上瀏覽或下載電子全文是必然的趨勢。未來應朝整合性查詢界面發展,讀者可由單一論文查詢系統直接瀏覽全文,查獲未提供全文之論文書目可超連結至館藏查詢系統,取得館藏紙本或微縮片的索書號找到館藏原件。讀者亦可透過各館館藏查詢系統中書目記錄的欄位856連結URL網址,來瀏覽論文全文。

 

二、研究生參與學位論文書目建檔

研究生畢業時原本依學位授予法規定,只須繳交紙本論文給本校及相關指定圖書館典藏即可,自民國89年起教育部規定各校研究生畢業離校前必須連線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線上建檔系統」完成學位論文書目、摘要、關鍵字、目次、參考文獻等資料(6)建檔。而各校在規劃自校的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建置時,為免重複書目資料建檔浪費人力,尤其要考慮到系統間彼此書目資料交換格式的標準化(如MARC 、Dublin Core、ISO2709、XML等標準),透過研究生參與書目建檔的機制,各校與國家圖書館間的學位論文檢索系統及館藏查詢系統皆可經由書目資料轉檔,簡化各圖書館編目處理時間,落實資源共享並提升各校學位論文資訊上網的時效與品質。

 

三、繳交學位論文電子檔或PDF

    配合學位論文數位化,研究生除了繼續繳交紙本形式之外,現在各校大都透過離校手續的修訂,要求研究生繳交論文電子檔並鼓勵授權全文上網。本校圖書館目前採接受任何格式的電子檔,再由專人將不同格式的電子檔統一轉成PDF檔格式。有的學校則要求學生自行轉成PDF檔格式,再經過館員審核格式無誤後才完成畢業離校手續。所以學生除了要熟悉論文全文系統的操作,尚需學會使用轉檔軟體,因為原本只要以簡單的word軟體或本身熟悉的排版軟體來製作學位論文即可,規定以PDF的格式繳交,勢必要遵照電子文件相關標準處理,如此額外的學習時間,也可能會延長論文繳交的時效性。(7)但若由館員處理PDF檔的轉換,常因研究生繳交的論文電子檔格式不一,或磁片檔案感染病毒;或磁軌損壞;或檔案數量不全等因素,造成館員判讀困難與處理時間的增加。各校可依行政作業規定或鼓勵研究生參與數位論文PDF檔的製作,藉由圖書館主動提供轉檔軟體及轉檔的教育訓練,提升研究生學習電子出版的相關知識,自行將研究成果以電子形式呈繳,提高學位論文呈現的品質。

 

四、學位論文的著作授權

根據國內外相關單位的經驗,蒐集和開放博碩士論文在網路上流通所遇到的最大問題在於智慧財產的保護。研究生和其指導教授在授權時較心的是數位論文容易造成剽竊,難以保障智慧財產權,像日後專利權申請或抄襲的認定都可能會損害他們的權益。不過授權問題的考量不應成為資料數位化的困擾,使用者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五、學位論文的回溯

    為提高論文檢索效益,在規劃各校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時,先全面蒐集各校內研究所歷屆畢業生論文清單,比對館藏查詢系統,核對紙本或微縮片實際典藏狀態,是否遺失?或殘破?或未典藏?規劃宜採階段性任務,先建置應屆畢業生的論文書目及全文PDF檔,再回溯各校之前的學位論文書目及摘要,可透過國家圖書館或學位論文資料庫廠商提供之各校回溯性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轉檔,並逐步回溯全文影像檔以提供完整且單一的各校學位論文查詢管道,也完成各校學位論文數位化典藏。

 

六、學位論文數位化的典藏

目前各校大都採用Adobe公司的Acrobat軟體來處理學位論文數位化,將論文電子檔轉可攜式文件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簡稱PDF),主要目的就是在各種不同的電腦上創造出一個共通的文件格式。也就是說在不論在那一種電腦上製作的文件,只要能轉成PDF格式,再攜至另一種電腦上也能豪無困難地打開閱讀,更能維持製作當時的格式與版面,看起來跟原來的格式一模一樣(8),PDF的文件必須使用Adobe公司的Acrobat Reader軟體才能瀏覽,雖然目前為免費下載使用,然仍非通用之標準。所以也有的學校採全文影像掃瞄方式,將學位論文掃瞄為GIFJPGTIFF等檔案格式。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隨著資訊技術不斷更新,數位資訊必須隨新開發的技術做轉移(migration)或更新(refreshing)的動作,將資料轉為另一種新的格式或標準(9),否則因數位媒體的壽命短,容易損壞,造成數位資料的無用,亦是數位化學位論文長久保存的嚴重挑戰。

 

陸、結語

    大學圖書館在建置各校的博碩士論文全文檢索系統時,只要依循共通的資料交換標準格式,就像「全國圖書資訊網」(NBInet)與各校的館藏查詢系統(OPAC)一樣,採既集中又分散的查詢模式。由各校分擔論文書目與電子全文的共建,以各校分散式的全文查詢系統,提供各校師生最及時的論文資訊,再由各校定期依特定格式轉檔至「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俾使國家圖書館仍保存完整的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查詢管道,而使用者也從傳統的論文書目查詢提升到論文全文的瀏覽與取得。(作者為本館期刊組編審)

 

1王宏德、林安琪,「邁向國家博碩士論文數位圖書館的願景」,http://www.ncl.edu.tw/pub/c_news/83/10.html 89/12/18

2王宏德、林安琪,「E世紀博碩士論文數位化資訊服務」, <http://www.ncl.edu.tw/pub/c_news/87/06.html>90/5/23

3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http://www.datas.ncl.edu.tw/>(90/6/15)

4黃三益等,「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全文系統:eThesys 建置與經驗談」第三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民90年),頁55-72

5東華大學學位論文全文系統,<http://libmaster.lib.ndhu.edu.tw/scripts/studnet.exe/login>(2001/06/15)

6:同註2

7:同註4

8林威宇,「PDF檔案格式中文嵌入現況與問題探討」,華岡印刷傳播學報:印刷傳播科技31(民89),頁55-60。

9Michele Valerie Cloonan, “The Preservation of Knowledge,” Library Trends, 41 (Spring 1993), pp.594-605.

 

 

古往今來話《書架》

許嫚婷

 以一個從事圖書資料採購的圖書館專業人員的我來說,逛書店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興趣兼獲知新書資訊的樂事。《書架》這本書就是在書店的某一角無意中尋獲的。不,或許該說是憑著圖書館員特有的專業嗅覺而察覺到的。單看書名就很有那麼一點圖書館的味道。其實此書的英文原名為 "The Book on the Bookshelf",直接翻譯的中文名稱應為書架上的書,究其內容也是兼談書與書架的歷史,或許是譯者為了求其簡略而只翻譯部份書名。書架或許會以生為書架而遺憾,讀者們常常眼目所見只是琳瑯的書籍,對於一旁默默善盡職守的書架該是視而不見的。這本書的產生為書架獲得了平反的地位。

作者亨利•佩特羅斯基(Henry Petroski) 為現任杜克大學土木工程學及歷史教授。由他的背景不難想像為何他會寫出如《書架》這樣的一本書。素有「科技的桂冠詩人」之名的他,文筆幽默,引經據典地敘述從古羅馬的卷軸到現今電子書的發展史,以及書架因應書籍形式的演變而隨之沿革的過程。其中67禎的插圖更是輔佐內容的最佳利器。不論本文或插圖,引用的部份都會標示出來源出處,著書的嚴謹度可見一斑。其具深度的趣味盎然性,上圖書史課程的學生應該會很樂於見到老師將它列為指定教科書的。

本書總共分為11章,外加序言及附錄。首章「書架上的書」點出了作者寫作此書的靈感及簡論書與書架的關係。第二章「從卷軸到手抄書本」,描寫書及書架的最早形式。最早的古羅馬希臘人是書寫在紙卷或卷軸上的,一些比較貴重的卷軸還要裝在套子裡面,而普通的卷軸就躺平在藏書室四壁小格的書架上。後來由於手抄書的出現,私人藏書室的主人可能為了兩者形狀上有所衝突,為求擺設的美觀起見,或是其它防潮防蟲蛀等功能,而幫書架加上了門。另外,手抄書的封面幾乎從不標示書名和作者名氏,當時的年代沒有所謂的書名,提起某一本書時,都是用該書開頭的一句話表示。這對現代對書名習以為常的我們來說,是一件很新鮮的事。中古時期的修道院的上鎖書箱及現今可能是圖書館研究小間的濫觴小讀書間都在第三章「書箱、連柱拱廊、小讀書間」裡述及。

在書籍的發展史中有一段很長的時日書是被鎖鍊鎖住的,作者在第四章「鎖鏈伺候」提到了此一史實。初聞此難掩我驚詫之情。以往授課老師應有提及,但對在求學階段不甚用心的我來說,可能也將其當為耳邊風倏忽而過。此章論及公元十世紀末期,由於圖書館的藏書量日益增多,為了節省櫥門打開所佔的空間,以及書櫥可以排的比較密收藏書也相對多些的緣故,書櫥就去掉了門。此外,為了不遮住光線,(愛迪生尚未發現電源)將多層的書櫃改為一長條寬闊的讀書檯。讀書檯成斜坡狀,類似現今圖書館放置大本參考書之書架。為了確保每本書安頓在固定的位置上,以及為了防止貴重書籍的被竊,書因之上了鎖鏈。一直到十七世紀晚期,由於印刷術可以量產書籍後,鎖鏈書才漸漸被淘汰。

第五章「排排站」中論及書終於從水平放置逐漸改為垂直放置,不過放置的方式仍與現今不同,其前切口是朝外的,主要是因為書背上並沒有書名或作者等辨識資料。起初垂直放置時書的排列方向是先左右後上下,演變至後來先上下後左右的原因應為書架橫向長度越拉越遠,才會改至今日的擺法。私人藏書室的沿革史在第六章「走入書房」裡可以窺見幾位哲人的藏書狀況。自十六世紀中葉起,書背的裝飾漸被重視,不但與封面封底相一致,而且被要求加上作者與書名等辨識資料。這項改革確立了今日書背朝外的排架方式。第七章的「靠牆站」主要是介紹歐洲大陸十六、七世紀所發展出另一套所謂的壁架系統(wall system)。採用這種排架方式的圖書館四壁都是貼牆的書架,所有的書架面向中央的大空間。作者舉出了兩個圖書館做為實例:一為巴黎的馬薩林圖書館;另一則為英國牛津大學的包德林圖書館。

至於書店的書與書架,作者在第八章「來到書店」談到其發展的情況,尤其是現代書店的部份,引起我相當的好奇與注意。作者描述到書店賣場的書架與圖書館相異之處大致有二:1. 書架的高度大部份甚少高於(甚至是低於)一般人兩眼平視的高度,其緣由乃在於如與好友同逛書店時,可以輕易地知悉其行蹤何處;2. 許多書店採用由上而下略向外傾斜的書架,如此可以把書封面向上放在斜坡式的架上而不必擔心書會歪倒;另外由於最下層書背是略向上斜的,顧客找書更為方便。(我特地到某連鎖書店去觀看其書架,發現其靠牆高書架共有七層,最下面三層都是傾斜的,書背書名作者資料一目瞭然,不必費勁彎下腰身查找)第一點中提及的書架圖書館或有利用者,但不可能全面採行此種書架,因其擺放的圖書數量有限,不多時定會趨於飽和。倒是第二點中的下層傾斜書架罕見圖書館採用,作者書中亦提及早於1940年間某一圖書館建築的著述中,即有人建議採用此種書架以便讀者瀏覽。依我淺見推測,圖書館未採用的原因應為此種書架會縮小走道間的距離,而且只能擺放一面的書籍,對於空間需求甚殷的圖書館而言,其實用性亦相對的減低。

第九章「書架工程」舉例說明諸如大英博物館、哈佛學院魏德納紀念圖書館、紐約市立圖書館等的書架建構及相關之建築硬體配合工程。此章較偏向於技術層面的探討,不過作者並未採用過多之艱澀專有名詞,因此讀來尚能瞭解大要而一窺全貌。第十章「書架可以動」則是討論到藏書達到飽合的因應之道,如利用緊密式書架;或是另找一處存放鮮少被人利用的書籍等等。第十一章「照顧書」作者以一位愛書人的角度,來提醒大家對書的珍愛。大至日曬與濕氣的課題,小至合適書籤的尋找,無一不顯露其對讀書人照顧書的期許。似乎稍嫌偏離了主題(書架),但做為本書的結尾,又有畢其功之效果。

亨利•佩特羅斯基以一位非圖書館專業人員的背景,能完成此部兼論書、書架與圖書館史的著作,而又能引起圖書館員共鳴,誠屬難能可貴,這應該歸功於作者花了相當多的心力與時間,不只旁徵博引了諸多書籍,更是不辭辛勞的訪問了幾個著名的圖書館。在其行文間對圖書館員及讀者心理的探析,更是表現其溶入此研究之程度。例如:「圖書館員也許樂於留些空間給未來的新書,收藏書的人卻耐不住那空隙的折磨」;「對於書籍尺寸問題最感困擾的,當屬圖書館裡的工作人員……圖書館學家杜威也為書架尺寸傷過腦筋(其實圖書館的每件事都令他傷腦筋)」;「館方常在每個開放式與密閉式讀書間安放襯著塑膠袋的垃圾桶,這簡直就是在鼓勵人們往桶裡丟香蕉皮、沒喝空的飲料罐,以及其它五花八門的食品」等等。讀來實在令人莞爾且心有戚戚之感。它的啟發不僅跼限於圖書館學相關知識,更讓人對一些習以為常且視為當然的事物,有了另一層面的看法,甚或產生追溯其發展歷程之興趣。

由上看來,是否此書已無可指摘?實則未必。我在其中發現了幾項小缺點:1. 缺乏參考書目:所謂缺乏參考書目乃指其只有散見在頁間的註釋註明來源出處,但並未在書末將所參考之書籍集結成目以資查考。這對想要研讀更多相關資源的讀者造成困擾;2. 對資料電子化的憂心:作者提到至今電子書蓬勃發展,往後更會成為要角,如果一旦發生類似電磁災禍或是駭客入侵事件,圖書館的電子記憶全數銷毀該當如何?是否要把「稀罕的老書」再重新調出來掃描?以我之見,作者似乎有些過慮。電子資料發展至今也有數十年之歷史,傳統印刷紙本仍在持續營運中,那種靜坐下來享受翻書的至高樂趣是冰冷的電腦所無法取代的。現今大部份圖書館的政策仍是紙本與電子資料並存,這種和平共處的時日應是會再持續下去;3. 翻譯的缺失:如同我之前所提及的,此書的書名應直譯為書架上的書 與內容較能貼切。另外,書檔之譯為書立,研究小間之譯為小讀書間,都是未根據一般圖書館學用辭而誤譯的。

雖然此本著作有上述幾項缺失,然而暇不掩瑜,這仍是一本值得賞讀的好書。在翻閱完此書的同時,不知你是否會如我一般,再看到圖書館內井然有序的書架及架上排列整齊的書後,不再如往常般覺得它們默然無語,而是在那沉靜的外表下,每一層書架,每一本書,似乎都在訴說著它們過往所經歷的事蹟?!(本文作者為本館採錄組編審)

 書架(灰).jpg (13066 bytes)

 

「中文編目規範實務研討會」紀要

李小英

壹、前言

資訊科技快速的發展,使新興資訊媒體不斷的推陳出新,以致原使用的編目規則不符實際編目的需求,因而有了修訂計劃。八十九年出版的「中國編目規則修訂二版」及「中國編目規則修訂二版使用手冊」是此修訂計劃的成果。本次研討會於九十年五月二十五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行,其目的係推廣說明「中國編目規則修訂二版使用手冊」,及編目實務經驗的分享。會中有陳教授和琴的專題演講「談編目規範之發展」,及針對「中國編目規則修訂二版」中的五大項:電子資源編目、連續性出版品編目、樂譜編目、檢索款目之擇定、個人及團體標目等項,舉辦三場研討會進行修訂重點說明及實務分享。

貳、專題演講

「談編目規範之發展」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陳教授和琴主講

編目規範的產生及發展與館際合作編目有密切關係,因為編目規範使目錄編製保持一致性,有利書目資訊的交換,是編目資源共享的基礎。本文所談及的編目規範主要分為七種:編目規則、圖書分類法、標題表、機讀編目格式、權威機讀編目格式、著者號碼表、及編目使用手冊,並就常用的中西文編目規範列舉說明供參考。

隨著資訊技術的進步,資源共享理念的普及,經濟效益的重視,編目規範發展有朝向整合化(Harmonization)及電子化網路化的趨勢。首先就整合化而言,例如1995年德國與OCLC簽約加入Project REUSE;1996年俄國和OCLC共同發起的「Harmonization of Anglo-American and Russian Cataloging Rules」方案,目標皆是增強國際書目的共容性,以利資源的交換。其次就電子化與網路化而言,為配合現代化的資訊環境,目前國外重要的編目規範幾乎全部電子化,例如AACR、LSCH、LCC、DDC、UDC,並已出現網路版,如WebDewey, LC的Classification Web,甚至將常用的編目出版品放入單張光碟,如LC出版的Cataloger's Desktop。

修訂編目規範需要龐大的人力與經費支援,通常是由各國之國家圖書館或學會,或國際聯盟組織推動,如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圖書館協、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等;近年另有書目供應中心亦積極參與,如OCLC,其主導創設的Dublin Core,對發展網路資源的編目規範有一定的貢獻。

編目規範在書目資料的交換,館際合作,全國性及國際性書目網的發展上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資訊時代資訊形式的多樣化,使編目規範需要時常修訂以順應時代的潮流。所幸努力多年的「中華民國圖書館法」已於九十年通過,使編目規範的發展有法源依據,無論經費來源或人力的鳩集都較以往有利,就待圖書館界先進同道共同努力。

參、研討會重點

一、電子資源編目修訂重點及問題探討

本章(第十三章)修訂幅度較大,其修訂重點如下:

1. 章名變更:第十三章章名由「電腦檔」改為「電子資源」。

2. 適用範圍:涵蓋所有新型態的電子資源,包括互動性多媒體、網路資源等等。

3. 資料類型標示:資料類型標示(GMD)由電腦檔改為電子資源。

4. 版本敘述:版本用詞若為Version、Level、release、update等,視同版本敘述,照錄之,不必譯成中文。經常性更新、遠端存取之電子資源,省略其版本敘述,僅於附註項說明之。

5. 資源類型標示:依特性分二種層次,編目員可視館藏多寡擇用,若無適用者可以目前通行用語「電子」描述之。

6. 出版項:電子資源無出版日期,則記其創作日期,無創作日期則著錄推定年代。網路資源很難區辨是否為正式出版,因此刪除原規則所列「未正式出版發行之電腦檔不必著錄出版地、出版者」條文,以符編目實務。

7. 稽核項:只提供遠端存取之電子資源省略其稽核項。電子資源載體若無適當之中文譯名者,直接以通用之英文名稱著錄。中文規則中無適用之特殊資料類型標示,可以載體(盛裝物)之特定名稱著錄之,並加「電子」二字;包含不同型態及大小載體之電子資源,可以於同一筆書目記錄給予個別描述,或為不同之載體分別建立書目記錄。

8. 附註項:將系統需求,查詢軟體及網址於此處說明,以免連上後不能使用,另需常做追蹤維護,以提供現存正確的網站。

問題探討結論:

1. 影音光碟(VCD)、數位影音光碟(DVD)視為錄影資料,依規則第八章著錄;其他規格之數位多功能光碟(DVD),則視為電子資源之範圍。

2. 資源類型標示應細說適用範圍,並列舉實例說明著錄方式。(此點中國圖書館編委會將再研究)。

3. 電子資源使用上的限制,在附註項需詳加說明,如:特定的軟體(Adobe Acrobat reader),特定的配備(音效卡),需要的ID,PASSWORD,Site的限制等。

二、連續性出版品編目特有議題及問題探討

連續性出版品書目結構通常比專書變化多,有刊名、卷期數、出版者等變更,使編目變得比較複雜,因此處理上盡量簡化。

1. 卷期項:期刊多採open entry著錄,停刊結束出版時,再完成整筆記錄,但停訂時不需著錄結束卷期編次。停刊處理:採CMARC格式著錄者應修改100出版情形為b, 並補上停刊年代,210段出版項著錄起迄出版年,215段稽核項著錄此刊全部冊數,及207段附註項記起迄卷數和年代;採USMARC格式者應修改008書目定長欄的起迄出版年,260段出版項記停刊年代,300段稽核項記冊數,362段附註項著錄此刊起迄卷數和年代。  

2. 附註項:刊名變更的處理,首先做停刊處理以結束舊刊,步驟如前述,採CMARC格式者另加446段著錄新刊名。其次是另立一筆新刊名的書目,其200段為新刊名,43X為舊刊名。採USMARC格式者580附註項須做說明,780段記期刊之舊刊名,785段記期刊之新刊名,其次同樣為新期刊另立一筆新的書目資料,使兩筆書目資料因此產生聯結關係。

3. 期刊有紙本式及電子式,其書目記錄可採單一書目記錄(Single法),或分開書目記錄(Separate法)。端視各館編目政策而定。前者是在紙本期刊書目加856欄做連結,也可另再加註。後者是將電子期刊另立一筆書目記錄,視同電子資源處理。

三、樂譜編目

樂譜編目是非常專業的項目,沒經驗的編目員是很難理解其使用的規則,其中之差異,如西樂譜是五線譜,而中國樂譜是用文字寫的,真是另一種語言世界。所幸「中國編目規則修訂二版使用手冊」有詳盡的說明,在實務上有相當幫助。

四、檢索款目之擇定

1. 本章最重要的是檢索款目之意義,其在人工目錄與線上目錄中有極大差異。因電腦化後的書目資料提供許多不同的檢索點,主款目的觀念已不若往昔的重要,而淪為排架定位置的用途。

2. 依AACR2精神,對作品之知識與藝術內容之主要負責者作檢索款目。因此繪圖本以繪者、攝影集以拍攝者、翻譯書以原著者為主款目。

3. 中國編目規則中並無主款目的觀念,但在中國機讀編目格式中則有主要著者和其他著者的區別。

4. 部份條文仍以卡片目錄之觀點做為著錄基礎。在編目規則21.0.4明列其為卡片檢索目的著錄方式,因此也提及追尋應記載的項目與內容。

5. 著者題名款目的建立在規則中明列著者題名款目的著錄方式。

五、個人及團體標目

1. 人名標目

 原住民姓名不以實心圓點區分姓名,但追尋項仍用分欄區別姓與名。

 外國人譯名取用,先依本館權威記錄,其次是手上正在編的資料的譯名,或中央通訊社的「譯名錄」、或編目員自行翻譯,或國家圖書館「中文名稱權威資料庫」可供參考。

 除民國以後之人名外,一般中國人名前須註明朝代,其朝代名稱限規則所列者著錄。

 相同標目之區分:標目後於圓括弧中加註籍貫、專長(或生卒年),但若仍有疑難不可考之標目,如推知其為不同人,則仍分立標目,惟加說明註。

 僧尼以法名標目其前冠「釋」為姓之規則,僅適用藏傳佛教。法名著錄又因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而不同。

2. 團體標目

 團體標目無論全稱、簡稱、俗稱,以「著稱」者為標目,並作權威控制,以劃一取作者號為原則。

 標目相同之不同團體需加註地名時,其著錄格式需另參考規則第23章。

 一般外國團體原名中若無國名,則標目前不需加國名;若是外國政府機關則應冠國名於前。

 一般出版社著錄原則多依CNS標準或ISBN中心之簡稱標準:此多用於出版項之簡稱著錄,至於團體標目則建議仍以全銜著錄為原則。

肆、結語

曾有人云:「編目是一種藝術」,因此編目規範力求概括而有彈性,各館可自訂編目政策以因應本身特殊的需求。例如紙本期刊與電子期刊採單筆書目記錄法或是分開二筆記錄法;圖書附錄音帶是當書或非書方式處理,此皆由各館自定。編目在圖書館內是沒有掌聲的綠葉工作,但基本上有編目經驗的館員日後更能勝任讀者服務工作,因此部份圖書館要求新進館員先到編目組工作,以為館員養成的基礎。

印度學者阮加納桑(Shiyali Ramamrita Ranganathan, 1892-1972)的五法則理論,其第五法則:「圖書館是不斷成長的有機體」。當今日生活環境從傳統紙張世界演進至電子時代,圖書館無論在編目規範的修訂、採購的資訊媒體形式、讀者服務的型態、典藏的方式等等,無不深受電子資訊的衝擊,也深刻體認「圖書館是不斷成長的有機體」,我們身在此成長的有機體中,惟有不斷的努力,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前進。(作者為本館編目組編審)

參考文獻

國家圖書館(民90.05.25)「中文編目規範實務研討會」會議資料   56面

Dcp01587.jpg (47841 bytes)

 

貳、服務動態

一、EdD Online文獻傳遞服務開放使用

本館與各師範校院圖書館合作建置之教育論文線上資料庫(EdD Online),自九十年五月一日起開放文獻傳遞服務(Documents Delivery Service)供利用。使用對象以師範校院師生為限,服務範圍包括尚未掃瞄之文獻及已掃瞄未授權之文獻,由各館負責該校師生之申請案。服務方式說明如下:

文獻傳遞服務介紹:

本服務係針對EdD Online系統未提供全文影像資料之文獻做文獻傳遞服務(具著者授權之文獻原文,可直接點選其全文影像PDF檔觀看、列印、儲存)。初次使用之讀者須先向所屬學校的圖書館,申請文獻傳遞的使用權。

二、本校與台大、政大圖書館館際合作巡迴車9/1啟動,敬請期待

為加快館際合作互借圖書與複印資料的到館速度,本校與台大、政大圖書館在原有交換借書證措施之外,將增加圖書巡迴車服務,每週一至週五上午巡迴車由政大開出,行駛於政大、本校與台大之間,擔任三校交換借書證圖書代還、館際合作系統圖書代借代還及館際複印資料之遞送工作。以往三校館際互借圖書與複印資料係透過郵寄方式遞送,郵寄過程曠日費時,文件到達申請者手上往往已失去時效性。如改以圖書巡迴車遞送文件,將可以大大改善館際合作服務的效率。

這項圖書巡迴車服務預計90年9月1日開始,屆時歡迎本校師生多加利用。本校與台大、政大圖書館館際合作圖書巡迴車服務說明如下:

(一) 服務對象:本校教職員生。

(二) 服務項目:

1. 全國館際合作系統圖書互借申請案之代借代還。

2. 全國館際合作系統館際複印申請案之代印代送。

3. 三校互換借書證所借閱圖書之代還。

(三) 服務規定:

1. 服務費用:

全國館際合作系統圖書互借申請案每冊收費新臺幣100元;全國館際合作系統館際複印申請案依各校收費政策收費,郵資不再加收;互換借書證所借閱圖書之代還為免費服務。

2. 服務受理:

 全國館際合作系統圖書互借、館際複印之代借、代印需透過全國館際合作系統線上申請;互換借書證之申請於總館及理學院分館出納台受理。

  全國館際合作系統圖書互借受理代還地點為總館六樓期刊組辦公室或理學院分館出納台;互換借書證所借閱圖書受理代還地點為總館或理學院分館出納台。

(四) 注意事項

1. 全國館際合作系統圖書互借及互換借書證之借閱期限與冊數限制等規定,依三校相關規章辦理。

2. 全國館際合作系統圖書互借及互換借書證之代還服務以借出館(台大、政大)收到圖書日期為還書日。圖書巡迴車遞送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欲使用代還服務者,請提前將圖書送至本校受理地點,如有逾期罰款情事,借閱讀者需自行負責。

3. 欲申請代還服務之圖書請送至上述受理地點,勿投入還書箱。若有誤投,由讀者自行負責。

4. 本圖書巡 車服務為試辦性質,本校圖書館得與台大、政大協調後,隨時修正各項服務規定。

5. 本說明未盡事宜,依「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三校館際合作圖書巡迴車試行辦法」及三校有關規定辦理。

 

三、增添圖書互借服務圖書館

為加強與國內其他圖書館之合作關係,促進圖書資訊之交流,本校圖書館業與臺灣大學圖書館、政治大學圖書館、世新大學圖書館交換借書證互借圖書,凡本校教職員生皆可申請借用各合作館之借書證至該館借書。六月份起,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圖書館亦加入此項服務,目前本館正積極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圖書館及淡江大學圖書館等接洽,希能提供本校師生多元化的選擇,暢通館際之間的圖書交流,歡迎本校教職員生多加利用,如有垂詢,請洽總館或理分館出納台。

 

四、提供圖書代還服務

為提昇服務品質,節省讀者時間,達到便利讀者之目的,並促進資訊之流通利用,本館自九十年五月十四日起開辦圖書代還服務,凡在總館及理學院分館所借之圖書皆可在任一館辦理還書手續。此項服務自開辦以來頗受好評,五月份半個月期間總館與理學院分館間計代還717冊圖書。

 

五、離校旺季出納台湧人潮

驪歌聲起,又將有一批學生離開學校,為方便畢業生充分利用本館資料,並辦理離校手續,本學年特別將畢業生的借書有效期限自六月十日延長至六月三十日,離校手續期限亦一併延至六月底。

大學部畢業生須還清圖書、罰款,於學生證上蓋妥「還清圖書」章,方能至註冊組領取畢業證書;研究生除還清圖書、罰款,另須繳交紙本畢業論文一或二冊、論文全文電子檔以及上網授權書各一份。

 

六、圖書館網頁提供HTML格式

配合使用者不同之電腦使用環境,本館特於九十年六月起增加提供HTML版網頁,此版本不須安裝Flash  player,畫面設計及資料內容與Flash 版相同,敬請多加利用。

 

七、本館引進Computer Database等提供免費試用

本館為提供資訊服務特引進Computer Database等提供免費試用,讀者可進入圖書館網頁由資料庫檢索項查檢利用:

 Computer Database包含1998-May 2001硬體、軟體、電子、工程、通訊以及技術應用等領域之電腦相關產品介紹、新聞、評論。提供主題指引、關聯、關鍵字、進階檢索,可作全文、日期、刊名(選項)限定檢索。(試用期至90.7.25)

 Consumer index:包含音響照相設備、汽機車、船、食物飲料、健康營養產品、廚具、旅遊休假目的地等主題;可以產品名稱、公司、主題索引查詢此資料庫。提供特定產品、服務、技能、設施、場所相關評估、測試、通知、警訊、回顧、情況建議報告、核定信用等級、特徵種類描述及相關法律訴訟之資訊,可限定檢索結果。收錄消費者利益保護運動與消費者保護方面觀點之摘要文獻,連結最佳網際網路資源與消費者所提供免費之印刷出版品,直接檢索全文期刊目次內容、發佈之新聞稿、小冊、回顧及透過全球資訊網取得之其他資源。(試用期至90.6.30)

 Expanded Academic ASAP Int'l Ed.從藝術與人文科學至社會科學、科學以及技術,符合跨越學科領域研究需求,提供1980-May 2001學術期刊、雜誌、報紙之全文與影像檢索。

 GALENet:包含Biography Resource Center、The Complete Marquis Who's Who (傳記參考資源)、Health and Wellness Resource Center and Alternative Health Module(醫藥衛生保健參考資源)、History Resource Center(歷史參考資源)、Literature Resource Center-LRC(文學參考資源)(試用期至90.7.25)

 Global Books In Print提供超過320萬筆來自英國、美國和加拿大英文書目資料附上500萬筆市場存貨清單。包括20萬筆註釋;50萬筆評論;2萬筆評論書目資料和30萬個封面影像。(試用期至90.6.30)

 InfoTrac OneFile提供人文科學、教育、商業、科學、新近事件、藝術、政治、經濟、社會科學、法律、健康醫護、電腦、技術及環境等議題,與一般興趣主題之檢索,為綜合性期刊報紙文獻資料庫。收錄1980-May 2001期刊(報紙)數約6,000種(全文期刊約3,000種),其中學術性期刊約1,400種。

 LISAnet:專為圖書館學學者提供國際性摘要和索引工具。LISAnet提供來自65個國家600餘種期刊的最新摘要。資料庫擁有超過21萬5千筆的資料並回溯至30年以上。隨資料每兩週更新一次,可找到有關圖書館學和資訊科學最新的新聞、報告、文章和進展。(試用期至90.6.30)

 ProQuest Career & Technical Education:提供419種期刊論文索摘資料(1986-)及其中350餘種期刊之全文(1986-)。主題涵蓋技職教育領域,包括汽車、電子、電腦科技、營建、圖片藝術、醫學、護理、藥學、幼兒保育、餐旅服務、辦公室技能、獸醫、公共安全等。(試用期至90.6.30)

 Ulrichsweb每週更新之新版的Ulrich's Periodical Directory(網路介面)(試用期至90.6.30)

 大中華新聞

WiseNews)提供關於本校、財經、政府部門新聞、行業、資訊科技、政治、地產、社會事務、天氣等資訊剪輯之尋找選擇與透過關鍵詞、日期、刊物、分類、公司之搜索(試用期至90.7.31)

 

八、暑假開放時間

公告

 

九、五十五週年校慶系列活動

 

十、校慶展覽特寫

林本博先生傳統留聲機特展

林先生現任開南商工教務主任,潛心致力收集古董留聲機二十餘年,1983年起展出不同年代、不同國籍的留聲機三十餘部,包括百年前愛迪生滾筒式留聲機、留聲機時代掌型隨身機、自行設計之鋼琴造型留聲機──開南一號、環保創意留聲機──融合報廢喇叭及廢棄家具,每部均可運轉,播放出古老的樂曲,令人有進入時光隧道的感覺。

Dcp01537.jpg (320658 bytes)

花團錦簇:羅慧明教授水彩花卉作品精選展

羅慧明教授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1970年起於國內外展出無數次,是本校傑出校友。專長於水彩畫、景觀設計、傳播藝術指導、美術教育。作品特色具有中國水墨畫的精神與趣味,簡潔明快而透明,善於掌控水份,渲染乾筆並用,捨棄瑣碎細節,長於色面漸層的變化,取其整體的調和,重新架構而追求畫面的統一,強而有力,氣勢磅礡。

十一、「圖書館利用講習」活動

八十九學年第二學期「圖書館利用講習」活動於九十年五月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本館總館與理學院分館舉辦,講習主題與內容如下:

 

參、圖書館花絮

新進人員小檔案

師大圖書館採錄組辦事員林盈潔(90.5.21到職)

在進師大圖書館的不久前,為了當時仍在撰寫的論文,曾有一小段日子經常進出師大圖書館。當時的我仍於市圖啟明分館上班,往往是在5:30下班以後,風塵僕僕,在塞車流中,趕到師大圖書館。查完資料之後有時是9:00,有時則待到10:00與夜間館員一起下班,走出圖書館時還是餓著肚子的。當時或許腦中曾有短暫的念頭「要是在這工作就好了,找資料也方便多了」,但卻從未想過自己會到師大圖書館上班。然而也許就在冥冥之中牽動了這樣的機緣。曾經是館外的使用者,如今是館內的館員,兩種角色兩番滋味,卻是更好更踏實的感覺,希望自己能在這個我喜歡,又充滿革命情感,曾陪我走過研究路的大家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圖書館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自強活動──金雞蛋休閒農場一日遊

本館自強活動終於在熱絡的氣氛中圓滿落幕了,回程路上,歌聲不斷,笑聲不止,愉快的心情可以想見……五月二十六日(星期六)館長率領同仁們共47人到金雞蛋休閒農場一遊,當天同仁們都懷著歡樂的心情來參加,在遊覽車上一路唱著卡拉OK,直到目的地才稍作停歇,好不熱鬧!尤其聽少維的妹妹唱歌,更是高級享受!所謂「歌聲繞樑三日,不絕於耳」是當時最貼切的寫照!金雞蛋休閒農場是結合農場、知性之旅、親子活動等多元化的休閒農場,同仁們都放下身段,以一顆赤子之心參與了各項活動:如彩繪雞蛋、撿雞蛋、鹹蛋超人、鴕鳥生態等、玩得很愜意,其中蛋雕的藝術展示,更展現出創意、其再生的生命,尤令人驚喜、感動不已!Dcp01458.jpg (319912 bytes)

淡江大學圖書館參訪活動

5月21日下午館長率秘書及編審一行九人,赴淡江大學圖書館參訪,為瞭解新館建築規劃及組織合併之經驗。

該館黃館長熱情接待並由鄭副館長導覽全館。該館舍於85年啟用,一樓大廳巍峨寬敞,富麗堂皇,極具特色,無論讀者服務區或技術服務區皆採開放式大空間區劃,予人開闊舒適的感受。隨後於館舍旁之咖啡廳依業務分組與該館各組主任討論請益,收穫豐碩。此行無論黃館長熱誠的款待,鄭副館長的導覽解說,以及各組主任經驗的傾囊相授,對其團隊專業素養及合作的精神印象深刻。

結束參訪活動已是黃昏日落,館長熱情招待部屬到淡海吃海鮮,聽濤賞月,為業務繁忙的同仁減壓並敦睦情誼,充分展現祥和體恤的胸懷,讓大家深切期待下一次的機會。

同仁得獎與有榮焉

本館同仁採錄組許嫚婷編審,典藏組陳玉梅小姐榮獲本校優良職員,於六月五日校慶慶祝大會上接受表揚,我們同感興奮,與有榮焉。另有典藏組曾金珠小姐表現優越,獲選連任本校九十學年度考績委員會職員代表,閱覽組李少維先生獲選為職員人事評審委員會職員代表,將為本校職員的權益貢獻心力。

優良職員(灰).jpg (240135 bytes)

肆、溝通欄

讀者問題答覆

問:星期六與星期日圖書館開館時間是否可以延長至晚上十點,不然每日以圖書館研究室為家的博士班研究生就得抱一堆書與電腦出來,另覓研究地點。誠懇希望圖書館可否參考政大中正圖書館的做法,星期六開放全天,星期日借還書到四點,但開放到晚上十點。謝謝!

答:因應讀者利用本館之需求,經克服萬難,八十九年七月起本館陸續增加視聽室及普通閱覽室週六之開放時間。由於延長開放服務涉及層面相當多,需要時間解決多方面的問題,本館將會繼續努力,相信在學校及讀者的支持下,必能提供更好的服務。(閱覽組)

 

問:依圖書館規定博士生可攜帶書包入館但出館時必須受檢,此舉應是為杜絕讀者將未借書籍擅自攜出,但圖書館出口處已花大筆經費裝置電腦連線之檢查設備,為何仍須人工檢查程序?縱觀世界各知名大學圖書館,若已裝置此設備皆無須再次人工檢查,以尊重個人之隱私及維持出口處之流暢。希望圖書館能趕上世界潮流。

答:針對讀者包包之管理,經審慎評估考量,本館特於今年初增購退幣式存物櫃,免費提供讀者利用。研究室使用者可憑使用證攜帶包包入館,其他讀者若因包包不便置於存物櫃亦得攜入,離館時須經服務人員檢查。由於現階段仍發現讀者有蓄意切割、撕毀圖書資料等不良行為,嚴重影響他人使用權,因此暫維持檢查措施。人工檢查係管理上的一種做法,服務人員以目視為原則,並未有任何不尊重的舉動。管理與利用是相對的,當使用者之利用素養提高,本館之管制措施將可減低。本館將會加強讀者利用教育,並就相關問題做整體規劃,期待讀者與本館能同步趕上世界潮流。(閱覽組)

 

問:我是師大地理系三年級陳建文,由於我的文在電腦上沒有此字,所以造成我十分的不方便,要查詢自己的借閱資料、預定書籍完全不能在自己的電腦上進行,能不能只輸入學號、密碼就好不要再輸入姓名來進行查閱,希望能給我一個儘速的答覆,學生碰到類似問題的人應該會很多!

答:本館系統的設計無法只輸入您的學號及密碼,但您可以以英文名字取代中文名字,即可解決此一問題,請逕至圖書館出納台填寫英文名字申請表即可。(典藏組)

 

問:在國家圖書館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系統」中可以免費複印文章,前幾次我印了幾篇文章都沒有問題,可是今天按下「複印」的時候,卻出現「結帳」的畫面,而不能複印,請問是為什麼呢?

答:本館參加國家圖書館遠距圖書服務系統,提供免費查檢與列印期刊論文之服務,限本校校園網域使用,且未掃瞄及最近6個月出版之文獻無法提供線上列印,需自購儲值卡訂購或透過館際合作服務取得文件。經本館測試,目前均可正常使用。讀者使用時如發生異常現象,煩請立即告知本館閱覽組或期刊組(23939740轉202或305),以利即時解決問題。(期刊組)

 

問:本校學生如何申請資料庫使用之帳號及密碼。

答:查檢本館自建之教育論文線上資料庫、教職員著作目錄資料庫、參考書選介資料庫等,或本館連結之其他單位免費提供的資料庫,可連線至本館網頁(http://www.ntnu.edu.tw/lib)由資料庫檢索項利用。若查檢本館訂購之各類資料庫,部份資料庫使用前須先輸入帳號與密碼,請依本館網頁上的訊息輸入資料,如需於校園外使用可提出線上申請(選取資料庫再點選「線上申請密碼」即可。(閱覽組)

 

問:館內研究所考古題的開放讓想考本校的學子更加方便取得重要資訊,但唯獨缺乏國文與英文的考題,讓需要的人都得到各系去索取,希望貴館能夠一併收集,讓更多的人來投考。

答:依本校第二六二次行政會議決議,研究所試題上網須先經各系所書面同意。由於負責國文、英文等共同科目之相關系所不同意將試題公開,因此目前本館無法提供線上查閱或資料複印服務。本館將與相關單位進一步協調,以便讀者查閱試題資料。(閱覽組)

 

問:我想請問一下有關開放背包入館之事,我經常去圖書館看書,圖書館不是已經在出入口放置條碼檢視的設備嗎?只要有書未借出,必是警鈴響,既然有如此先進的設備,為何還需要管制背包的問題,是令我非常不解的地方?

答:根據其他圖書館的經驗,開放讀者攜帶包包入館,衍生許多管理上的問題,諸如讀者帶食物入館吃食造成髒亂,包包佔據閱覽桌面及座位影響他人閱覽,許多讀者將圖書館當作讀書館影響圖書館功能之發揮,錢包、手機、甚至整個包包仍有被偷竊等情形。由於現階段本館仍發現讀者有蓄意切割、撕毀圖書資料等諸多不良行為,造成他人查閱資料極大的不便,因此暫不開放讀者攜入包包。讀者之包包若不便置於存物櫃可通融攜入,惟離館時須經服務人員檢查。針對包包管理問題,經蒐集相關資訊審慎加以評估考量,本館特於今年初增購退幣式存物櫃,免費提供讀者利用。開放讀者攜帶包包入館,須克服相當多的問題。您及其他同學的心聲本館已瞭解,未來除將加強讀者利用教育外,並將做整體性的規劃,以提升圖書館服務品質。讀者的支持與合作是本館進步的動力,在大家的配合下,本館定能提供更好的服務。(閱覽組)

 

問:本校畢業紀念冊公開陳列是否合宜,能否僅限我們學校的校友及教職員工生使用。

答:有關本館公開陳列本校畢業紀念冊所可能遭致的個人問題,本館非常重視,您所提閉架管理,限制閱覽的建議,目前本館仍在找尋合適的空間(視聽室過小,且開放時間有限,並不合適),本館近日正進行組織調整案,待正式通過後,空間配置亦將隨之調整,屆時或許可以找出更合適的空間及專人管理。(典藏組)

 

伍、參考書選介

R 016.3665 461

臺灣族群研究目錄(1945-1999)/黃士旂編.-- 臺北市 : 捷幼出版,  2000[民89]. -- 298面 ; 22公分.  -- 初版. --9578523505(精裝) : NT$450臺灣族群(灰).jpg (5875 bytes)

 

為方便研究臺灣族群問題、各族群間衝突以及族群的特質,著者蒐集1945至1999年之間,在臺灣出版的圖書館專著、期刊論文、報紙論文彙編成冊,其編排體例如下:

 本目錄收錄1945-1999年有關台灣族群之研究資料。分圖書專著、期刊論文及報紙論文三部份。

 各部分酌分 族群總論 族群比較 原住民族群 福佬族群 客家族群 外省族群。在以各條目之發表時間排列。

 各條目著錄依序為:序號、書名(篇名)著者、出版者(報刊名稱)、出版日期、頁(版)次。例:

1. 圖書專著:

 11013《戰後台灣之文化重現與族群關係:兼以「台灣大學」為討論實例(1945-50)》/曾士榮,民83,(台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81面,27公分。

 11015《台灣開發與族群》/簡炯仁,臺北市:前衛,民84-442面,21公分。

2. 期刊論文

 21001〈北市人口的籍貫與姓氏〉/廖漢臣,《北市文物》10:2(民50.9),頁1-12。

 

 

3. 報紙論文

 31001〈台灣居民的繁衍及其籍貫與姓氏〉/陳昭馨,《中華日報》(民47.10. 25),頁5。

 序號11013代表1.圖書館專著的(1)族群總論之第013篇;11015表示同類之第015篇,餘以此類推。

 期刊論文有部分檢索自國家圖書館《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及《影像系統》。報紙論文有部分檢索自國立政大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報紙索引系統。

R 997.1602 741-2

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 : 1908-1997/鄭阿財, 朱鳳玉主編. -- 臺北市 : 漢學研究中心,  2000[民89]. -- [18],  652 面 ; 25公分.-- 9576782945(平裝) : NT$700

 敦煌學(灰).jpg (6161 bytes)

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為能有效推展敦煌學研究的層面,編印敦煌學研究論文著作目錄,提供學界廣泛瞭解前賢研究的成果,並提示研究者相關的問題與資料。

本目錄旨上顯示目前中、日敦煌學之研究成果,並作為研究者檢索資料的重要工具,其主要內容說明如下:

一、 收錄範圍:

  收錄從民國前四(1908)年至民八十六(1997)年,中、日學者有關敦煌學研究之專著、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包括自著、合著)博碩士論文、學術會議論文及報紙論文等相關著作為主。

二、 分類方式:

  本目錄所收錄論文著作,在編排上分目錄、總論歷史地理社會、法制經濟類、語言文字、文學、經子典籍、宗教、藝術、科技、綜述等12類,每類之中又分作若干子目(詳見目次),儘可能依內容性質以類相從,並按時間先後為序。

三、 著錄體例:

1. 本文目錄著錄體例如下:

 期刊論文

作者 篇名 期刊名稱 卷期 頁數

出版年月

 報紙論文

作者 篇名 報刊名稱 出版年月日

 論集篇章

作者 篇名 書名 頁數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月

 專著

作者 書名 頁數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月

 學位論文

 作者 論文篇名 出版地 學校系所名稱 碩博士論文 頁數 畢業年月

 會議論文

 作者 篇名 會議名稱論文 頁數 會議地點 主辦單位 會議日期

2. 為便於查檢,凡一文數出者,均合併一筆著錄,譯文亦盡量與原著排在一起,有討論兩類以上者,則採互見歸類。

3. 凡所著錄之條目,前冠以阿拉伯數字流水號。

四、 附錄內容:

1. 本目錄附有收錄期刊、報紙、論文集一覽表。

2. 書末並附作者索引,外籍作者有中文譯名者,與國人並排,按筆畫排序;外籍著者則依英、日文字排在最後。

陸、圖書館大事記

四月十六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假總館八樓會議室召開「教育論文線上資料庫合作建置及推廣會議」,與會人員包括十二所師範院校圖書館各館館長及業務負責人代表參加。

 

四月十九日

上午10:00,召開主管會報,主要議題:(一)推薦本年度本校優良職員暨優良工友名單;(二)組織重整後一樓採編組空間規劃;(三)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圖書館、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圖書館各交換借書證20張,以利圖書資源共享。

 

四月二十六日

上午10:00,假總館八樓會議室,召開「教育論文線上資料庫(Ed D Online)摘要分科撰寫研商會議」,邀請相關系所主任、代表參加,期由系所老師帶領研究生就專業領域撰寫摘要。

 

五月二日

教育部八十九學年度師範校院師資培育訪評小組蒞校訪評,上午至館訪視,訪評委員對圖書館讀者導向的服務型態讚譽有加。

 

五月三日

「數位時代的圖書館建築與空間設計趨勢研討會」於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圖書館召開,本館郭秘書美蘭、張主任海燕、林主任始昭代表參加,俾對本館正進行組織重整的空間規劃理念有所助益。

五月四日

下午2:00,梁館長出席國家圖書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系統合作編目業務諮詢會議」,研商合作編目相關事宜。

 

五月五日

上午9:30,梁館長出席於國家圖書館舉行之「教育部圖書館自動化及網路化策略推動委員會九十年第一次會議」,商討全國圖書館自動化的重點及發展趨勢,全國博碩士論文數位化為工作重點之一。

 

五月十一日

上午10:40,澳門「建構終身學習體系教育考察團」一行二十五人蒞館參訪。

 

五月十四日

即日起,提供總館與理分館間代還服務,由總務處支援,以校車運送圖書,下午2:20 首航,事務組邱主任溫玲,本館張主任秀琴隨車。

下午2:00,召開本校職員考績委員會,本館許編審嫚婷當選為本校九十年度優良職員,值得恭喜。

 

五月十六日

上午10:00,召開主管會報,會議主題包括區域性圖書資源共享計劃、本館空間規劃進度、暑期開放時間、暑期中國圖書館學會各研習班報名。

 

五月十七日

上午10:00,本館梁館長、郭秘書、洪組長至台大圖書館與台大吳明德館長、政大林呈潢館長商討三校以巡迴車方式進行館際合作相事宜,獲得共識,並規劃相關配套措施。

下午2:00,召開本校技工工友人評會,本館陳玉梅小姐以第一高票獲選為九十年度本校優良工友,值得恭喜。

 

五月二十一日

下午梁館長、郭秘書暨七位編審參訪淡江大學圖書館,對淡江大學圖書館經營深入了解,進行分組討論,收獲豐富。並於討論中達成兩館之間互換借書證之協議。

 

五月二十五日

「中文編目規範實務研討會」於國家圖書館簡室舉行,本館由李小英編審代表參加。

 

六月六日

下午 2:00-4:00 在本館八樓舉行一場專題討論會,針對羅慧明教授之藝術創作歷程與作品欣賞,邀請李焜培教授、林仁傑教授與羅慧明教授對談。

 

六月十三日

上午九時本校校務會議,會中通過本館組織修正案,正式通過採編組、典閱組、期刊組、系統資訊組、推廣服務組等分組,將送教育部通過後實施。

上午10:00,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參訪團蒞館參訪。

下午2:00,「大學及專科學校圖書館營運基準草案研擬會議」,本館由郭秘書美蘭代表館長出席。

下午4:00,假總館八樓會議室,社二同學「教學設計」課程進行期末報告,主題為圖書館服務,本館梁館長暨各組主任皆在場聆聽同學報告,與之互動,完成圖書館利用教育另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