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地點:總圖書館1樓 1F, Main Library
當傳統古典的文藝涵養遇見新型態的創造思維,激盪出更多元的文藝創作。本校創校之初,仰賴各學科的大師引領,培育出本國優秀的人才,而承襲傳統的新一代師大人,更努力開創出不一樣的道路,增進與國內外學者專家的交流學習,以增益學生寫作、思考、創造能力,連結全球華文寫作資源、創造文化產值。近年來,相繼邀請高行健、莫言、施叔青、白先勇、小野、席慕蓉等國內外大師,擔任本校客座教授或授課,提升本校國際學術聲望,共同打造世界級全球華文寫作中心。開創新的文藝教學模式,使文學創作能夠多元並與國際接軌。
白先勇談文學與歷史
全球華文寫作中心揭牌
利用文藝的優勢,打造文藝師大。本校長期以來培育音樂師資與專業音樂人才,其中,包含獨奏家的養成及合奏人才的培訓。師長們利用課餘之暇投身體制外的音樂教育與推廣活動,陸續創立國家交響樂團與國立實驗合唱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師大音樂系管弦樂團、李淑德與青少年樂團、劉德義與中央合唱團、曾道雄與臺北歌劇劇場等,將有限的音樂軟體資源帶到學校圍牆之外,建立更完善且前瞻性的音樂社團,放眼世界的頂尖樂壇,帶領臺灣培育世界頂尖的音樂大師。
管樂隊榮獲冠軍
早期音樂學系合唱與指揮課
早期音樂學系學生練習演奏情形
積極投入文化資產永續保存的工作。以校內珍藏數千幅珍貴的師生藝術畫作及音樂創作記錄為最初的訴求,本校自民國90年陸續推動數位典藏與修復的工作。民國93年創設音樂數位典藏中心,由本校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等保存臺灣的音樂文化資產,同時更重要的是經驗的累積傳承,作為本校培育國內音樂專業人才的重要資產。民國100年設立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不僅有專業的文物修復技術團隊,且由本校理工科系研發修復藥劑及光學檢測等輔助,讓中心有完備的人才和工具材料,向文物醫院的目標邁進,進一步將本校打造成為臺灣文化資產維護典藏的特色學校之一。
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揭牌
音樂數位典藏中心赴國外典藏機構研習
為讓學生與人文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同時促進學校、社區、藝文界、學術界的互動,近年來文學、藝術及音樂三個學院,定時辦理人文季、藝術季、音樂節三大慶典,邀請國內外藝文大師來本校演講或表演。師生的活動如舉辦跨山越海畢業式、詩文創作、臺灣人文研究學術獎徵文等,豐富校園文化,增進人文知識推廣與社區互動,培育出文武雙全的人文大師。
人文季開幕
文學院舉辦跨山越海
音樂節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