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景象
  • 圖01
  • 圖02
  • 圖03
  • 圖04

文:黃炳勳

『羅馬』作為上古時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首都,即使在西元476年淪亡後仍不停的吸引著崇拜者,前往追尋古代榮光的餘暉,而坐落在羅馬平原之上的眾多古代遺址,例如萬神殿、羅馬競技場等更成為文字之外能夠憑弔懷古的地方。因此從文藝復興時代起,在義大利半島以外的歐洲人民為學習古典時代的知識,便陸續由各地前往羅馬旅行;而當時的畫家也受到義大利所漫射出的文藝復興美感影響,亦動身到當地學習以增進技藝,像是專注在風景畫領域的畫家克勞德(Claude Lorrain,c. 1600-1682),也與當時許多藝術家一樣離開自己的國家前往羅馬。歷史學者習慣將這項從十六世紀開始蔚為流行於歐洲的旅行活動稱之為『大旅遊』(The Grand Tour),出發的地點大多為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國家,而目的地則為巴黎、威尼斯、佛羅倫斯與羅馬等大多位於南歐的城市。

克勞德出生於現今法國東北部洛蘭省的夏馬涅地區(Chamagne),年幼失去雙親後前往德國佛來堡(Freiburg i. B.)投靠兄長,並在當地學習當時歐洲的書畫藝術。短暫一年後便隨著親戚前往羅馬,習畫於義大利畫家塔西(Agostino Tassi,1578-1644)門下,並在1625年後開始其畫業。在克勞德的畫中經常充滿著羅馬平原與周圍地區的景色,而在其中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其對於古代遺址仔細的描繪,特別是其一系列以海港為背景的畫作之中,具有希臘羅馬時代特色的建築物更是占據著畫面相當大的比例,幫助畫家傳達畫中世界的時代感。這一方面雖然顯示在當時歐洲繪畫的主流仍以歷史畫為主,也同時說明了當時畫家對於希臘羅馬時代世界的想像。

作為當時已成名的畫家,克勞德的作品受到當時歐洲上流社會階級的歡迎,贊助者從羅馬教宗烏爾班八世(Urban VIII,1623-44)到西班牙國王菲力普四世(Philipp IV,1621-65)等王公貴族都在名單之列,因此可想像其作品如何廣受歡迎,再加上其他畫家的作品與模仿的偽作,這些大量關於古代遺址的影像充斥在生活之中,所以不難理解到當時歐洲上流貴族青年在受到這些圖像影響感動後,進而萌生出前往當地遊歷的念頭。

遊歷城市中之古代遺址或名勝的套裝行程並非現今旅遊業的發明,在當時的歐洲即有專人在從事這樣的行業,特別像羅馬這樣的城市更為發達,除了會有專人帶領遊歷景點之外,也可以在當地購買到類似旅遊指南書的出版物,其內容大多是以精美的圖繪為主,輔助以解說文字,除了方便幫助旅人了解其所見到的古代遺址或風景外,也可做為旅遊的紀念品。而這類旅遊的手冊可回溯到歐洲的中古時代,在當時為尺寸如現今口袋書的小冊子,主要是幫助天主教徒前往朝聖的地點。而在十八世紀眾多描繪羅馬景色的畫家中,皮拉內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1720-1778)的作品深受喜愛。

皮拉內西出生於義大利威尼斯,曾向如同瓦西(Giuseppe Vasi,1710-1782)等多位同樣以羅馬實景與古蹟為畫題的畫家學畫。而在1745年代後開始接受委託繪製關於羅馬與其周圍地區古代遺跡與名勝的圖像,例如《羅馬的景觀》(Vedute di Roma)等書。不同於克勞德,對於皮拉內西而言,這些古代遺址不單只是提供他時間感的元素,而是畫家所欲忠實摹寫並且再現的對象,相較於克勞德在描繪時經常對於古代遺址的再詮釋,皮拉內西取向與態度完全不同。而由此也可體現十六到十八世紀對羅馬古代遺址描繪的多樣性及影響這類圖像產生的多重背景因素。

回到頁首
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