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地點:總圖書館1樓 1F, Main Library
戰後本校單獨負擔臺灣中等教育師資培育的重任,又受到內戰、四六事件、招收名額有限之影響,畢業生人數遠不及教育的需求人數,以致師資嚴重缺乏。因此,本校自民國44年奉命改制為大學,擴充員額,加上民國46年增設夜間部,畢業生人數從民國44年478人,到民國56年已達1,541人,逐漸緩和臺灣中等教育師資嚴重缺乏的問題。
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承繼日治時期已建立的藝文基礎,厚植本校藝文教育的實力,打造戰後臺灣藝文的輝煌年代。音樂方面,民國50年代,本校許常惠教授開始推動民歌採集運動,大規模蒐集研究臺灣本土音樂,更多這塊土地上的聲音被記錄下來,成為臺灣民族音樂研究之啟蒙,為今日本土音樂研究、保存及創作的蓬勃發展奠定良好之基礎。
本校美術系除培育臺灣本土的藝術家,同時引領臺灣美術高等教育的發展,該系教授協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等校創設美術科系。直到民國70年代以後,各大學才陸續以本校美術系、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為主軸,成立美術相關院所,凸顯了本校美術系作為臺灣高等美術教育的先驅。
本校教育發展從單純的培育中等教育師資,進而創立研究所,培育學術研究人才,民國44年設立教育研究所,民國45年設立國文、英語研究所,民國46年國文研究所設立博士班,並於4年後培養出第一位文學博士羅錦堂先生。
為了強化輔導與進修教育,民國47年臺灣省教育廳獲得美國國際合作總署駐華共同安全分署及美援會的支援,選定本校成立「中等學校在職教師研習中心」,辦理中等學校在職教師的研習工作,本校自民國49年接管中等教師研習中心,設立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長期提供在職教師進修,使教師能夠獲得更新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
打造華文亞洲第一的華語教學中心。本校自民國45年創辦國語教學中心以來,成績卓越,華語教學揚名國際,吸引眾多國內外人士來本校學習華文。目前國語中心頗具規模,位居全球華語教學單位中之前茅,現有專兼任教師一百餘人,每學季學員約有1700人,來自世界各地70多個國家,有如小型聯合國。